首页
 >> 科普园地 >> 专家访谈
郝照平:发挥航天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信息来源: 求是网 发布日期:2017-05-15 访问次数: 字号:[ ]

  访谈嘉宾 : 郝照平

        航天一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访谈主持 : 张利英

  编者按:从1957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 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航天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该如何理解航天精神?航天一院是如何发挥航天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在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求是访谈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郝照平同志,为我们做解读。

  采访嘉宾:郝照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采访主持:张利英

精彩观点:

    ■ 作为航天企业就应该把建设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要布总局、抓大局、攻难局、解危局,不断开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 我认为航天精神的价值内核是以国为重,这是它鲜明的特质和力量源泉,航天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爱国奉献,这也是其精神的命脉和血脉的基因。航天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行为模式和精神面貌。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很多的技术难关,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现在还津津乐道的就是我们航天的两大法宝,一个叫技术民主,一个叫系统工程。

访谈实录:

    求是网: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航天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独特优势和政治保障。请您谈谈,在航天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郝照平:航天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有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三个方面。

    具体来讲,第一个方面是把方向。对航天企业党组织而言,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关于把方向,我理解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始终把航天事业发展成为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事业。第二维度就是面对新的伟大任务,我们要秉承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永当建设航天强国的主力军,勇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这两大战略。第三个维度就是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们还要秉承航天精神和优良传统,肩负富国强军的使命,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第二个方面是管大局。中国最大的大局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航天企业就应该把建设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要布总局、抓大局、攻难局、解危局,不断开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个方面是保落实。作为航天企业的党组织,保落实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落实主体责任,也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提出的“20字要求”为标准,建设好我们的干部队伍。第二点就是要坚持党管人才,落实我们的智力支撑,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对党忠诚的航天科技大家、航天企业大师和航天大国工匠。第三点要做的就是党要管党。落实发展的保障,就是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和依靠广大航天人为建设航天强国建功立业,这就是我理解的三个方面。

    求是网: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的体现了,请您解读一下航天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您是怎么理解航天精神的?

    郝照平:中国航天发展到今天整整一个甲子,其中精神引领功不可没。有这么一句话,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航天精神和航天事业就是这么一个关系。1966年的10月份,周恩来总理为我们航天提出了16字方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之后相继孕育产生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其中“两弹一星”精神还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并列为中国的八大精神。

    我认为航天精神的价值内核是以国为重,这是它鲜明的特质和力量源泉,航天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爱国奉献,这也是其精神的命脉和血脉的基因。航天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行为模式和精神面貌。我理解体会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自强,在航天事业发展中,航天人在逆境中不断的奋进,在失败当中不断的成长,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过程。第二点是自新,就是不断突破自我,坚持自主创新,这个体现在航天人身上就是永不停步,永攀高峰。第三点是自信,航天人和航天事业彰显了我们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大力协同、为国争光上。所以说,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力量。

    求是网:您刚才讲到这个包括的三个方面,其中提到这个自新,跟咱们的科技创新应该是非常吻合的,那么关于自新这一方面,有没有一些比较鲜活的例子可以讲一讲?

    郝照平:在航天事业60年的发展中,鲜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实际上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很多故事都体现了创新的理念和做法。比如说,我看到的一个故事,就是我们航天起步之初,我们要研制火箭发动机。当时国家的基础工业条件非常差,没有任何设备能够使发动机点上火做实验,因为点火之前必须要用东西拉住发动机,否则它就易跑。当时以任新民为代表的老专家,就想到用人工把发动机的喷管插上,然后人用压住,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我们基础工业差的问题。年轻一代的故事,比如说,我们为了把长征火箭的成功率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工作当中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条焊缝,除了机器检测以外,还要用人工来检测来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求是网:确实,大国工匠太值得我们尊重了。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关心航天事业,对航天事业提出了“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请您谈谈您对这“三个面向”是怎么认识的?

     郝照平:“三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号“科技三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我觉得总书记提出这三个面向,就是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早日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结合航天一院的学习和实践,谈谈我的理解和体会。关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航天一院历来对自己有这么一个使命要求叫“引领航天,追求卓越”。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要求航天人敏锐而且准确地把握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趋势;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培养跨界创新的事业和战略思维;就是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的技术,形成尽可能多的自己的若干核心技术。

    面向经济主战场是总书记提的第二个要求。作为航天企业,企业的本质就是要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的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把这个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航天人也认为,在发展好航天事业的同时,还要把航天高新技术反哺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这些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的检验标准,这是我理解的第二个面向。

    第三个面向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航天企业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建设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要紧紧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把成功作为我们的信仰,用航天人的实干精神,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火星探测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同时,还要发挥这些国家重大工程对各个行业的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是我理解的第三个面向。

    求是网:您所在的航天一院是如何践行这“三个面向”的?

    郝照平:今年对航天一院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航天一院的60年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航天一院60年走过来,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航天一院是最早成立的从事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的单位,是我们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也是我们航天精神和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我们航天人才,包括科技人才、领军人才的摇篮。第二个就是最大,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成为我们国家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基地。第三个就是最重要,因为航天一院承载着我们国家国防战略安全基石的作用,以及太空探索的职责,所以它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航天一院的发展史、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史。比如说,从我们创业之初,就是仿制阶段。当时是前苏联援助新中国,但后来前苏联撤出,我们国家当时真正技术上能懂导弹的,几乎没有。就是我们的老一辈航天人钱学森,凭借着学到的知识,带领国内这些连基本概念都没有的一帮满腔热血的青年人开始了白手起家研制导弹的新阶段。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从仿制到独立自主研制出了我们国家第一枚导弹东方二号,这应该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从仿制到研制,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人才队伍上的突破。

    再到后来党中央特别是毛主席,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特别是应对美国当时的挑衅,果断下决心开展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自主研制。从发展导弹、原子弹到后来发展卫星,才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航天大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很多的技术难关,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现在还津津乐道的就是我们航天的两大法宝,一个叫技术民主,一个叫系统工程。

    当年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技术路线怎么走?规划怎么制定?应该说是发扬了全体人民的智慧,广泛征求所有专家包括工人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形成了当年的“八年四弹规划”,这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民主,到现在航天还秉承这么一个优良的传统。还有一个是系统工程,老院长钱学森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继而在航天的实践当中,特别是在我们失败的教训当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系统工程论。这也是中国航天之所以发展壮大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

    求是网:再次感谢您!


相关新闻
海底真空隧道列车:理论时速2000公里2017-05-15
中科院“晒”科技成果转化账单 成果转化需要N个条件2017-04-17
解读《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管理办法》2017-03-28
我国实现72小时内查明突发传染病原 三位一体构筑传染病“...2017-03-23
代表、委员建议:向假冒伪劣食品重拳出击2017-03-17
201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邀请函2017-03-09
聆听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罗晖院长主题报告2016-11-30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更多>> 
最新课程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文件搜索 更多>> 
标  题:
文  号:
年  度:  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