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法专栏 >> 文件政策
专家:解读修改后民诉法对"仲裁"的6个规定
作者: 石先钰 信息来源: 民主与法制网 发布日期:2013-06-05 访问次数: 字号:[ ]

  从法律意义上看,仲裁就是指当事人双方按照法律规定,在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自愿达成协议,把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解决争议的方式。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仲裁方式的运用特别重视,涉及仲裁问题的条文有6个,“仲裁”字样出现10次。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关于仲裁证据保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与我国仲裁法比较,本次修改增加了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两个保全证据的管辖法院。

  第二,关于仲裁财产保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01条对仲裁前财产保全作出规定,明确了提起的条件、管辖法院,尤其强调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一是可以防止当事人滥用申请权,二是为承担责任提供物质基础,从而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关于恶意仲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113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恶意仲裁严重侵害了仲裁公信力,浪费了仲裁资源,侵害了国家、集体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激化了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对恶意仲裁进行了原则上的制止,而且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

  第四,关于仲裁主管。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2项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新中国成立以来,仲裁立法大致经历了只裁不审、两裁两审、又裁又审及新仲裁法的或裁或审几个阶段。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原告只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五,关于裁定的适用范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54条第9项规定,裁定适用于“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民事裁定,是指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和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就程序方面的有关事项所作出的权威性判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是程序问题,所以纳入裁定的适用范围。

  第六,关于不予执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37条增加了两项内容,“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如果出现伪造证据、隐瞒证据的情况,裁决本身就有可能错误,所以应当裁定不予执行,至于当事人如何救济权利,是申请撤销裁决还是其他方式,则由当事人依法行使权利。

                          责任编辑: 陈阔


相关新闻
浅谈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2013-06-05
明朝巡视工作的纪律与要求2013-06-04
内存常见九问题及解决方法2013-06-04
详解各类计算机病毒命名规则2013-06-04
幻灯片放映技巧2013-06-04
关于管理的七个常识2013-06-03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24黄金法则2013-05-31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更多>> 
最新课程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文件搜索 更多>> 
标  题:
文  号:
年  度:  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