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人才 >> 青年科学家
"新生代"是这样炼成的
信息来源: 北京科协 发布日期:2003-06-12 访问次数: 字号:[ ]
  在人才济济、名师荟萃的国防大学,编制只有23人、序列排行"老九"的军事后勤教研室委实有些"不起眼"。但近年来,就是这个教研室,连续3年在国防大学优质大课评比中独占鳌头,撰写的后勤保障教材有7本被纳入全军新一代通用教材,先后承担总部赋予的《联合战役后勤保障纲要》和《联合战役装备保障纲要》的编写任务,其中《联合战役后勤保障纲要》已经江泽民主席签署下发到全军部队,成为指导部队作战、训练的"方向盘"。

  从不起眼到令人刮目相看,得益于军事后勤教研室领导培养和使用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战略眼光和育才观念,得益于被称为"新生代"的青年专家群体的奋发崛起。

  淬火闯"三关"方能登讲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青年教员来说,面对来自全军部队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的将校学员,能否用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去启发和撞击学员思维,站稳三尺讲台,是一项需要长期磨练的基本功。

  每一个选调到后勤教研室的新教员,要想登上讲台,摆在他面前的是三道必须穿越的隘口。一过"讲稿关",看讲稿内容是否贴近部队实际,有没有创新点;二过"试讲关",由教研小组的同志观摩讲课,提出意见;三过"审核关",由教研室领导带着教学组长,模拟课堂现场,对教员打分亮牌,集体会诊。

  青年教员潘竞科24岁初涉讲台,对这"三关"记忆犹新。为讲好第一课,他精心准备了洋洋万字的讲稿。一周后,当讲稿退回到他的手上时,上面却是孙秀德等几位教研室领导用蝇头小楷撰写得工工整整的修改意见。回顾这一段经历,潘竞科感慨地说:"过三关,我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超的授课艺术,更是不断积累和创新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我讲的每一节课上。"

  十年磨一剑,历经50多个队次,2700多个课时的教学实践,潘竞科的授课风格开始自成一体。2001年1月,他代表教研室参加学校"创优质大课"比赛,获得军事组第一名。校"联合考评委员会"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他的课紧紧追踪军事前沿,善于用最新的战例阐述现代后勤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单一的结论,而是给学员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法。

  取得2000年优质大课比赛军事组第二名的李学军第一次试讲时,"苛刻"的同事先是从体态、语速和交流上给他挑出了不少"毛病"。尔后,老主任许国信亲自带着他到学员系队和学员交流;教员孙宝龙、韩丕忠将多年累积的经验倾囊相授,教给他怎样调动学员情绪,如何运用语言的轻重缓急把握课堂气氛……

  经历风雨,方见彩虹。自从1996年学校开展优质大课评比活动以来,军事后勤教研室不重复地选派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青年教员参赛打擂。这些像一块块铸铁,经过严厉淬火的青年教官们,个个能征善战,在全校12个教研单位参加角逐的大课擂台上过关斩将,人人夺得奖牌。

  起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浩瀚的大海,层层惊涛竞拍岸,孕育着无垠的力量。军事后勤教研室脱颖而出的新秀们无不感到,是老教官们在无私地推进着他们的事业,用坚实的肩膀为他们搭建着攀向新高峰的阶梯。青年教官路文原来在初级院校任教,对于战术理论教学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调入国防大学后,领导要他从讲战术后勤理论向讲授战役后勤理论转换,望着讲台下那一大片将校肩牌,心里真是七上八下。老教官们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讲课提纲供他参考,教学组10多次修改他的讲稿,集体研究授课内容并现场试听。路文独立承担教研任务后,教研室领导又选送他攻读博士研究生。

  教研室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在教学中不论资排辈,大胆给年轻人压担子,为他们崭露头角创造机会。教官陈长庚调来教研室时年仅29岁,教研室便派他参加地方四所大学的军训教学工作,还给他找来研究课题。陈长庚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他先后独立完成了17个班次的教学任务,参加了3本全军通用教材的编著。年轻教官陈依功和韩丕忠素质全面,二人都参过战,荣立过二等功。调入教研室不久,室领导就把《战役后勤基本理论》和《战役后勤指挥》等主课让他们主讲,安排他们分别担任总部赋予的《集团军作战后勤保障》专著的主编和副主编,"逼"着他们在重压下全面发展。他们在实践中日臻成熟,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全军和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特别奖和优秀成果奖。

  成才驶入生长"快车道" 有人统计过这样一组数字:军事后勤教研室现在共有40岁以下的青年教员8人,全部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双学士2人,研究生5人,毕业和在读的博士生3人。人人都担任过专著和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都有获得全军、全校奖励的教研成果;先后有4名时年33岁的青年教员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数字是枯燥的,然而在简单枯燥的数字背后,凝聚的却是后勤教研室领导培育青年教研骨干的战略眼光:在军事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年教官凭借高学历和创新思维两大优势,最具有冲击和跟踪军事前沿领域的潜力,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才能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各学科建设的支柱,从整体上提升教研水平,增加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青年教员孙宝龙是工程学和军事学的双学士,在战役后勤学、战役装备保障学的教学和研究上具有很好的潜质。为培养人才,教研室领导未雨绸缪,先是让他下部队代职锻炼,然后,让他参加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多个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军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后鼓励他攻读国防大学军事学硕士学位,主编教材和专著。1997年,教研室在评选高级技术职称时,33岁的孙宝龙不仅没有受到编制比例的限制,反而作为多次获得全军和总部科研成果奖、有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员顺利通过考核,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还担任了战役后勤组副组长,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成为军事后勤教研室教研骨干队伍的"生力军"和"顶梁柱"。

  年轻教员们这样深情地形容他们的成长之路:每一个新教员来到教研室,摆在他面前的就是一条宽敞的跑道,教研室的领导就是教练员,老教官们就是陪练员,他们指着前方的目标,耐心地教会你怎样起步,如何加速,何时冲刺。融入这样的集体,是金子,永远不会被埋没。

  放手让人才的舞台更广阔1999年9月,国防大学调整军事装备保障教学体制,组建了军事装备教研室,这个消息让青年教官陈军生怦然心动。恰在此时,装备教研室领导找到他,征求调他到装备教研室的意见。陈军生一直在后勤教研室从事后勤与装备保障教学,他研究战役级装备技术保障在全军起步较早,在这一领域卓有建树,1996年曾参加全军首届战役级装备技术保障研究会,提交的四篇论文全部荣获优秀论文奖,引起轰动。面对这难得的机会,陈军生犹豫了。他是6年前从某集团军修理营营长兼工程师的岗位上被军事后勤教研室领导慧眼相中,从营长到教官的5年间,他的职务从副团调到了副师,技术职称由中级到高级,破格晋升了副教授,应该说,教研室尽其所能为他开辟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那几天,能不能走,该不该走,像一块磐石重重地压在陈军生的心头,使他辗转反侧,左右为难。

  同在一个教研组的老教官吴希来知道了陈军生的心事,悄悄找到教研室领导,道出了缘由。室领导思索良久,对吴教官说:"人才难得,论感情论工作,我们实在舍不得让他走,但是为了他的事业发展,为了学校的整体建设,我们决不能因为用着顺手就耽误人才,就是忍痛割爱也要全力支持!"

  陈军生转到装备教研室后更是如虎添翼,短短两年间,他就有1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3篇学术论文获全军优秀论文奖,并担任了军事装备教研室装备保障组组长。并跻身于总装备部装备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行列。

  青年教官、副教授王年来自作战部队,经过多所院校培训,有着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在教研室锻炼几年后,不仅教学科研能力强,而且具有相当的领导素质,善于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为了人尽其才,让王年在更大范围施展才华,在校内教学力量紧张的情况下,室领导主动将他主讲的《新军事斗争与战役后勤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大课接过来,毅然决定派他担任4所地方大学的军训教学组长,使这个军训战线上的先进集体重新呈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新闻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更多>> 
最新课程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文件搜索 更多>> 
标  题:
文  号:
年  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